雄鹰科技欢迎您- Powered by AspCms v2.7.3 20170925 UTF8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2024铝合金宽温快速阳极氧化

 2024铝合金宽温快速阳极氧化

尹国光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针对2024铝合金染黑色前阳极氧化时间长、膜层容易起粉等问题,在硫酸电解液中引入了添加剂SH-3,提出了工艺条件关系图。新工艺操作温度上限拓宽到40℃,氧化时间缩短为原工艺的三分之一。氧化膜不起粉,染色后深黑光亮,质量稳定。文章还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了2024铝合金在硫酸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时,氧化膜容易起粉的原因。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后,在表面可形成一层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氧化膜,孔隙率高,吸咐力强,有利于染色,而且抗蚀耐磨,在防护装饰、功能化应用方面正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2024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强度比纯铝约高8倍,但是,由于其合金成分较多,特别是铜含量较高,使得2024铝合金的耐蚀性能低,阳极氧化加工性能差,按染黑色要求进行阳极氧化时,容易出现疏松起粉的质量缺陷。在原阳极氧化工艺中,硫酸溶液温度必须控制在20±2℃,阳极电流密度只能开到0.5~0.7 A/ dm2,氧化时间需要90~120 min.染黑色后需软轮精抛,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很低。

  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2024铝合金阳极氧化新工艺。

1  2024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起粉原因分析

    铝合金在阳极氧化过程中,每个膜孔的底部都进行着溶解和成膜反应,使无孔层向铝合金内部移动,孔隙逐渐加深。当溶解速度与成膜速度相平衡时,多孔层的厚度就不再增加。由于氧化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即2A1+3[O]Al2O3+399

    在生成Al2O3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化合热,此外,氧化膜的孔底还有大量的电能转变为焦耳热,使阳极附近局部溶液温度较高。当电解液浓度和温度过高、氧化时间过长、阳极电流密度过大时,都会破坏溶解与成膜之间的平衡,使膜层的化学溶解速度加快,引起过腐蚀,造成氧化膜疏松掉粉,产生Al2( SO4)3粉末

    Al2 O3+ 3H2SO4Al2( SO4) 3+ 3H2O

    2024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容易起粉的原因,除上述因素外,还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2024铝合金由于铜元素的加入,形成CuAl2强化相。通电氧化时,溶解作用首先在这里发生,CuAl2相晶界区的析氧量比其它部位大得多,在析氧多的地方很难成膜,容易造成氧化膜不完整等缺陷。CuAl2相的存在还使用于生成氧化膜的电量减少,影响了铝合金的正常成膜,在同样的阳极氧化条件下,硬铝比纯铝的成膜速度低,膜层薄,铜含量越高,溶解速度越容易大于成膜速度。而且需要染黑色的阳极氧化膜要求比染其它颜色的厚得多,氧化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染黑色的2024铝合金在阳极氧化时更易起粉。

实验

2.1  试样材料

实验所用试片材料为2024 - T4铝合金棒,经机加工而成,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2.2  工艺流程

  化学脱脂水洗酸蚀水洗碱蚀水洗出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中和水洗染黑色水洗封孔水洗烘干。

2.2.1  阳极氧化工艺 

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下述工艺作为研究的基本工艺:H2SO4:  140g/L,添加剂SH-335 gL,温度:37℃,电流密度DA  2.3 A/ dm2,氧化时间:20 min,阴极材料用铅板。

2.2.2  染黑色工艺 

配方和条件如下:酸性毛元(ATT):  14~16 gL,酸性粒子元(NBL)13g/L,冰醋酸(98%)1~2 ml/LPH56,温度50~60℃,时间20~30 min

2.3  实验条件控制

   阳极氧化试验槽内侧装有塑料波纹管,通入自来水或热水调节溶液温度。氧化过程用压缩空气搅拌溶液,染色槽用SSY -2型电热恒温槽恒温,pH值用pH S4/2型酸度计测定。

2.4  外观质量检查

   试片在不同条件下经阳极氧化、染色后,观察膜层是否起粉,并与深黑光亮的标准试片比较染色效果,以确定添加剂含量、硫酸浓度、允许温度上限、最佳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范围等试验数据。

2.5  耐蚀时间检验

   用点滴试验方法检验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液滴开始变绿为终点。点滴溶液的成分为:盐酸f分析纯,比重1. 19):  25 mL,重铬酸钾(分析纯):3g,蒸馏水:75 ml

结果与讨论

3.1  添加剂含量对氧化温度上限的影响

   该工艺的添加剂SH4/3主要由络合剂、导电盐和表面活性剂等复配而成。由表2可知,当溶液中不含添加剂时,阳极氧化允许温度上限为24℃。而当添加剂含量达到30 gL后,温度上限己提高到40°C。由于添加剂的吸附作用,可在氧化膜表面形成吸附层,具有隔离溶液的效果,阻碍了CuAl2相晶界区的析氧反应和硫酸对氧化膜的溶解,使氧化膜成长速度提高。添加剂的络合作用使溶液中的Al3+形成络合物,当氧化膜表面H+浓度较高时,能离解出Al3+,提高膜表层溶液的Al3+浓度,抑制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因而2024Al40℃溶液中氧化也不起粉。但添加剂含量即使提高到50 g/L,也不能使允许温度超过40℃。合适的添加剂含量为3040 g/L

3.2  添加剂含量对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电解液中不含添加剂时,阳极氧化膜的点滴时间仅为5.5 min。当添加剂含量为30g/L时,点滴时间上升到16 min,耐蚀性明显提高,而且染色后深黑光亮,说明添加剂SH-3有利于膜的增长和化学稳定性增强,使耐蚀性提高。但当添加剂含量超过40 g/L后,氧化膜耐蚀性有下降现象。这可能是添加剂的过量加入,降低了膜表层新生态[O]的浓度,影响了氧化膜的生长速度,从而使耐蚀性降低。

3.3  硫酸浓度对氧化温度上限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硫酸浓度的提高,允许氧化温度逐渐降低。因为硫酸浓度高,对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增大。降低硫酸浓度可减少氧化膜的溶解,提高氧化温度上限。但硫酸含量低于120 gL时,溶液电导较低,电压升高,电耗增大,而且氧化膜染黑色的效果不佳。合适的硫酸浓度为130~150 g/L


3.4  工艺条件关系图

为了得到质量稳定的染黑色氧化膜,在不同溶液温度下,试验出了最佳阳极氧化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范围。它们存在如图1所示的对应关系,即随着氧化溶液温度升高,对应于某一温度的最佳电流密度升高,而氧化时间上限和下限都有降低。

     因为溶液温度升高后,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加快,提高电流密度,可加快膜的生长速度,使氧化膜随时间延长而增厚。但氧化时间必须控制在时间上限曲线以下,否则氧化膜容易起粉。如果氧化时间低于下限曲线,则膜层薄,染色黑度不够。例如,当溶液温度为39℃时,DA应为2.5 A/ dm2,氧化时间应控制在17~27 min之间。从图1还可以看出,若将溶液温度控制在2840℃,氧化时间只需20~35 min,仅为原工艺的三分之一。不但氧化效率提高,而且可免去软轮精抛工序。

  利用工艺条件关系图,可将电解液温度通过热电偶将信号传递给多功能电脑控制的电源,实现对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的自动控制,以获得最佳质量的氧化膜。

结论

   添加剂SH4/3的加入,可使2024铝合金的阳极氧化溶液允许温度提高到40℃。氧化膜不起粉,染色后深黑光亮,氧化时间仅为原工艺的三分之一。

   2024铝合金宽温快速阳极氧化工艺如下:H2SO4:  130150 g/L,添加剂SH-33040gL,温度28~40°C,电流密度DA: 1.62.6A/dm2,电压:16~20 V,时间:20~35 min

  利用工艺条件关系图,可实现对温度、时间和电流的优化控制。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一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2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