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科技欢迎您- Powered by AspCms v2.7.3 20170925 UTF8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

发明名称
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混合碱20—40份op—10乳化剂1—5份,水1000份,其中混合碱为碳酸钠、氧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重量比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为3—4:0.5—1.5:3—4 具有很强的去除油污的作用,对铝基腐蚀轻微.光泽好。可在中常温下操作,节约能源,并减少了碱雾溢出和废碱液排放.从而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混合碱20一40份、OP一10乳化剂l一5份,水l000份;
其中混合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重量比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为3一4:0.5一1.5:3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混合碱25一35份、OP一10乳化剂2一3份,水l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l 或2 所述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PH为11一14。
说明书
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油剂,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碱性的除油剂。
背景技术
 为防止铝合金或铝型钢表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基体的表面都会有一层油脂来保护,这些油脂必须在进行电镀加工前清洗干净,否则会使电镀层出现瑕疵,如针孔、毛刺等,严重时会导致电镀失败,返工,致使镀液失去平衡和稳定性。因此,在电镀过程中选择一种优质的除油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除油产品包括有机产品和无机产品。常用的有机产品有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虽然能够直溶解掉油脂,但通常具有刺激性气味,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因此有机除油剂逐渐被无机除油剂取代,其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借助皂化作用和乳化作用清除基体表面的油污。
 然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无机除油剂中,大都含油大量强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有的还有剧毒物氰化钠,会腐蚀活性基体,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加热至较高的温度才能发挥作用,此时,挥发的碱雾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并污染环境。另外,添加剂中的表面活剂通常都采用高泡型表面活性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人量的泡沫,废水很难处理,因此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环保要求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低浓度、高效的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表面碱性除油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混合碱20一40、OP一10乳化剂1—5份,水1000份,
其中混合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重量比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为3一4:0.5一1.5:3一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三钠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和水中的镁、钙形成沉淀,软化水质,碳酸钠水解后使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与油污发生皂化作用,形成能溶于水的物质,达到去除油污的作用,本方案的氢氧化钠的用量极少,免于对铝合金表面的腐蚀;本方案中的OP一10具有优良的匀染、乳化、润湿、扩散,抗静电性,是一种除油去污能力强的碱性高效、低泡的乳化剂,易清洗,环保健康。本方案的除油剂在常温下即可达到很好的除油效果,油污过重时,可适当加温至40℃,能耗低,环保。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除油剂含有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混合碱25一35份、OP一10乳化剂2一3份,水100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它的PH为11一l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很强的去除油污的作用,对铝基腐蚀轻微,光泽好。可在中常温下操作,节约能源,低泡,并减少了碱雾溢出和废碱液排放,从而在生产环节中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加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取混合碱20份(混合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介物,其中按重最比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3:0.5:3)、OP—10乳化剂1份,加入1000份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测PH为11—14。使用时,将混合液放置于碱性槽中,常温下,将基体放入其中浸泡15分钟即可,油污过重时,可适当加温至40℃。
具体实施例2
取混合碱25份(所述混合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垂量比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为4:1.5:3)、OP—10乳化剂2 份,加入1000份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测PH为11—14。使用时,将混合液放置在碱性槽中,常温下,将基体放入其中浸泡15分钟即可,油污过重时,可适当加温至40℃。 
 具体实施例3
取混合碱35份(所述混和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重量比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为3:1:3)、OP—10乳化剂4份,加入1000份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测PH为11—14。使用时,将混合液放置在碱性槽中,常温下,将基体放入其中浸泡1—5分钟即可。当油污过重时,可适当加温至40℃ 。
具体实施例4
取混合碱40份(所述混和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的混合物,按重量比碳、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3:1:4)、OP—10乳化剂5份,加入1000份的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测PH为11—14。使用时,将混合液放置在碱性槽中,常温下,将基体放入其中浸泡1—5分钟即可,油污过重时,可适当加温至40℃。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一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2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