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科技欢迎您- Powered by AspCms v2.7.3 20170925 UTF8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铝及铝合金的无铬酸电解抛光

铝及铝合金的无铬酸电解抛光
 

洪九德 范济
 
一、前言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金色处理(即电化)在各种产品上的应用很多,电解抛光工序一般采用磷酸—铬酸或磷酸铬酸硫酸等组成的抛光液,均含有较高比例的铬酸,抛光后产生的含铬废水中的含铬量比镀铬废水更多,这是因为电解抛光液的粘度较高,另件带出量也来得多。又因电镀液中的六价铬部分还原成金属铬镀层,而抛光液中的六价铬和三价铬则几乎是全部随废水排出的。
  处理含铬废水目前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法、电解法、或化学还原沉淀法等,均可达到较满意的处理效果。而对于铝合金抛光的含铬废水,由于(1)含铬量太高,一般可高达300500ppm(2)含有大量的磷酸根(PO3-4),而磷酸根所形成的磷酸盐沉淀体积很大,对于目前用离子交换法+高温浓缩+电解法或化学沉淀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场地,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近几年来,对铝及铝合金电解抛光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试验,在工艺上采用不含铬酸的配方,这样既解决了生产问题,同时也根本上解决了含铬废水问题。
  下面介绍几个经过我们试验的效果比较显著,性能比较满意的电解抛光液配方。
二、配方
() 柠檬酸       5070%
       硫酸          1520%
                     2530%
       温度        95100
       电流密度    1520A/dm2
       时间        35分钟
注:(1)在上述工艺范围内,可抛得较高光亮度的表面,但容易氧化,要进行去膜处理。   
(2)
在无电流情况下,对铝及其合金有腐蚀作用,所以电抛后,应立即取出用清水清洗。
(3)温度较高,在电抛一段时间后,电抛液色泽易变深,但并不影响抛光效果。
() 磷酸            42%
       甘油            47%
       酒精            11%
       电流密度    3040A/dm2
       温度           8090
       时间           810分钟
注:(1)抛光效果很好,但要求抛光的时间长,电流密度高。   
(2)
对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性不强,有害气体较少。
() 磷酸         8090%
       甘油        1015%
       电流密度    2030A/dm2
       时间         35分钟
       温度         80100
注:抛光性能较佳,腐蚀性比配方(二)强些,温度要求较高。
() 磷酸         65%
       硫酸        15%
       草酸        12%
                 15%
      温度        9095
      电流密度    3040A/dm2
      时间        35分钟
注:抛光效果比前面几个配方都好,这与草酸的加入有关,但腐蚀性很强,所以要求抛光后,立即在盐水或冷水中清洗。
() 磷酸         600cc
       硫酸         400cc
       甘油         10cc
       电流密度    2030A/dm2
       温度           7080
       时间          35分钟
注:(1)抛光效果很好,使用寿命很长。   
(2)
对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性较弱。
(3)由于同时有硫的和甘油存在,所以电解液较易变色。
() 磷酸         750cc
       草酸         300cc
       硼酸         150g
       电流密度    30A/dm2
       温度           6080
       时间          35分钟
注:效果与配方(四)同。
() 磷酸         8085%
      丁醇          2015%
      电流密度    1520A/dm2
      温度           8090
      时间          35分钟
注:(1)要求电流密度较低,抛光效果很好,对铝及其合金另件的腐蚀性很弱。
(2)丁醇有一定毒性,易燃烧。
() 磷酸        体积比60%
      酒精         40%
      电流密度    20A/dm2
      温度        2030
      时间        56分钟
注:(1)抛光效果很好,要求操作温度较低,电流密度较小,对铝及铝合金另件的腐蚀性很弱。   
(2)
由于酒精合量较高,有易燃的缺点。
() 磷酸        体积比40%
      酒精           40%
                    20%
      酒石酸      150/
      电流密度    25A/dm2
      温度        5060
      时间        35分钟
注:(1)可得到极好的抛光表面,时间快,腐蚀性又弱。   
(2)
由于酒精含量较高,有一定易燃性,但只要不断搅拌,使酒精混和均匀,即不太会燃烧。
() 磷酸                  250cc
       硫酸                  100cc
       甘油                  200cc
       酒精                  100cc
       草酸                  15/
       苯骈酸三氮唑或糖精    极少量(0.001/)
       温度                  6080
       电流密度           2025A/dm2
       时间                  35分钟
注:(1)抛光性能极好,对铝及其合金的腐蚀性很小。   
(2)
苯骈酸三氮唑是很好的发亮剂,对于提高抛光亮度有一定作用。   
(3)
缺点是电解液成份复杂,在高温时易变深色。
三、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电解液的搅拌
  应在阳极与阴极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进行搅拌。阳极反应产物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聚集在被抛金属表面上,在阴阳极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尤为突出,由于阳极反应物的生成影响电解液的扩散和对流,使阳极电位逐步升高,也提高了电解液的温度,结果破坏了最适宜的抛光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搅拌的方法,促使电解液对流。并且由于搅拌液体所产生的冲击力,使阳极聚集物被冲散而溶解于电解液中。搅拌还能使电解液的温差减小,从而保证了溶液的离子扩散和最适宜的电解抛光条件。
  搅拌还可以提高阳极氧化膜的溶解速度,加速阳极的整平过程。
  如果阳极表面有气泡附着,加强搅拌可以使气泡脱离逸出,避免表面上形成斑点和条纹,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上面介绍的十个配方,绝大多数溶液的粘度很高,溶液中离子扩散比较困难,所以在电抛时一定要进行搅拌,一般可用人工搅拌,也可采用机械自动搅拌。
(2)电解液的温度
  温度对电解抛光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每一种电解抛光液配方,都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如温度太低,则电解液的粘度必然很高,扩散速度降低,溶液深处的电解液流向阳极就比较困难。而且金属本身的溶解速度降低,这就要求电抛光的时间延长,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相反,电解液温度高,则粘度小,金属溶解速度快,就可缩短电抛光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应该指出,并不一定是电解液的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易使金属表面产生过腐蚀或麻点等。所以温度一般最好控制在8590之间,当然更应根据具体配方来选择最佳的电抛光温度。
(3)电流密度
  电解液的电流密度也有一个最佳范围,在此电流密度范围内进行电抛光,才能获得极良好的效果。在电流密度低的情况下电解抛光,由于金属表面处于活性状态,钝化膜还未生成,电解液对金属表面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往往会影响产品质量;再则,金属本身的溶解速度也慢,因此生产效率很低。所以目前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
(4)前处理对质量的影响
  实践证明,电解抛光质量的好坏与前处理除油工艺关系极大。目前前处理大多是采用氢氧化钠或纯碱为主的除油溶液,因氢氧化钠对铝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是为了使铝表面达到除油目的,往往就不可避免地被部分腐蚀,使表面产生腐蚀点,而大大影响后面电解抛光的质量。纯碱虽呈弱碱性,但与水作用也会部分转化为氢氧化钠,腐蚀铝及其合金表面,同样影响电解抛光的质量。
  目前有些单位采用664合成洗涤剂或601洗涤剂作铝及铝合金的前处理去油剂,效果很好,可以避免金属腐蚀,另件表面保持光亮。但在一般去油后,应先用热水清洗,再用冷水彻底清洗后进行电抛光,因合成洗涤剂在去除金属表面油污的同时,会形成一层防锈膜,如不用热水将膜除去会影响电抛光的效果。
除油配方(1)
  664合成冼涤剂   510%
                         9590%
  温度                   8090
  时间                   23分钟
配方(2)
  601合成洗涤剂   810%
                        9290%
  温度                  6080
  时间                  5分钟
四、腐蚀性的研究
  对于铝及其铝合金电解抛光液腐蚀性的研究,是我们这项试验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首先在含有铬酸的电解抛光液中,通过试验,我们发现铬酸在电解抛光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提高电抛光速度,使抛光面金属晶粒细致;而在断电情况下,由于铬酸的强氧化作用,以及部分六价铬在阴极上还原成的三价铬,使铝表面处于钝化状态,防止了过分的强烈腐蚀。
  现在如要从配方中将铬酸彻底去掉,就必须寻找一些既能提高抛光效果,又使铝及铝合金免受过腐蚀的化学药品来替代铬酸。
  铝是一种活泼的两性金属,它与酸、碱都起化学反应,所以无论在碱性或酸性环境中,都有被强烈腐蚀的危险。实践证明,只有在中性(pH值在68之间)时,腐蚀才会减弱甚至消失。
  另一种有效措施,就是选用某些化学药品,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能在铝表面较快地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钝化膜,有效地阻止腐蚀发生。
  根据以上两点要求,我们首先在配方中试用硫酸、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等来替代铬酸,通过实践,发现以上几种均能提高电抛速度,并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在铝及其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防止金属腐蚀的效果以草酸为最好,其次是酒石酸或硫酸。
  另外,在试验中我们又筛选了一系列金属缓蚀剂,防止铝金属表面的过腐蚀,胺类缓蚀剂(三乙醇胺、硫脲、尿素等)由于在强酸和高温下会迅速分解或挥发,所以缓蚀效果不大,有些有机化合物在低温时有缓蚀作用,但在高温下则易发生酯化或碳化反应。我们又将醛类、吡啶、喹啉等加入配方作缓蚀剂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气味十分难闻,也不便采用。
  最后,发现用醇类化合物对电抛和缓蚀都有十分理想的效果。根据分析我们认为:电抛溶液均属强酸性,pH值一般为l2,氢离子较多,是铝及其合金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选用醇类作缓蚀剂,因醇类均含有羟基,有利于pH值的提高。通过实验证明醇类的缓蚀作用十分理想,因此选用了以下三种醇:
(1)乙醇:缓蚀性能比较理想,即使在100时其挥发量也很有限,并降低了电解液粘度和电流密度,从而提高了电抛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毒性,在配方中应用的是95%以上的工业级。缺点是添加过多时易燃。
(2)甘油:缓蚀性能较好,添加量亦少,且无毒性,不易燃烧,在130时也不十分挥发。缺点是粘度高,成本较高,添加过多时产生泡沫太多。
(3)丁醇:抛光效果很好,缓蚀性能也好,缺点是易挥发、易燃烧,毒性较高。
五、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试验,我们认识到:电解抛光工艺去掉产生污染的铬酸是可行的。上面介绍的几个配方,可应用在手工电解抛光生产中,但应用在自动线上,尚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试验工作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技术支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产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一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销售2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